自本年6月18日起,本澳疫情社區爆發,特區政府馬上展開一連多輪的全民核酸檢測安排,與此同時,一批來自社會不同界別的熱血英雄,頂着高溫酷熱,穿着厚厚的防護套裝,縱然面對着巿民的不滿,依然義無反顧站在最前線爲市民服務、守護澳門,他們就是澳門志願者。到底他們本着怎樣的初心呢?
澳門志願者總會副會長 程嘉雯
感謝所有核酸志願者,在大家身上感受到滿滿的熱情、負出不計回報、耐心不怕辛苦,澳門人守望相助。這一次志願者經歷過特別熱的天氣,全副防護服底下全是汗水、經歷過疫情越發嚴峻,裝備越發升級,心情越發緊張、經歷過志願者們一個個貼心舉動,有向小朋友貼貼紙的,有提供熱薑茶的,有為市民提供愛心雨傘的,有打氣小卡片的,還有那個充滿回憶的休息室。疫情終將散去,我們最終也可以站在陽光下繼續向前,全賴有您們,每一位同行者,每一位守城者。
志願者 羅潤桂
潤桂道"參與核檢志願前線工作,是個人對於愛澳的情懷責任,慣性的志願者行為。"潤桂希望以自己微小的力量,感染身邊親朋好友一同參與,使核檢工作更暢順,讓澳門快速回復元氣。在參與多次服務後,他發現整體上的核檢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變,由一開始的秩序長龍、市民投訴的無奈及無助,還有臨場突發的問題等情況,轉變到現時志願者都可以自身的經驗,給有需要的市民安撫、回覆和協助,甚至還能把一些特殊個案處理好。這個疫情讓志願者快速成長,工作得到市民的讚賞,是他們向前的最大動力。大家目標一致,愛護、保護好自己生活的城市。
志願者 吳斌琪
自2021年8月份澳門因新冠疫情需要進行大規模全民核酸檢測開始,緣於自己希望在餘暇時服務社會,每一次全民核檢他都有參與志願服務。他認為這一段日子以來最難能可貴是見證著自己及一衆志願者們在疫情下的共同成長。包括他自己在內,由什麼都不會直到現在每一崗位都能勝任。在社會上每一次需要志願者的時候,居民都很踴躍報名、參與,共同守護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難能可貴。
斌祺感受最深的是當每一次參與核檢服務的時候都需要穿著防護衣,無論在烈日或下雨的環境下,都有站內輪候的市民為志願者加油打氣。一聲“謝謝”、“加油”、“辛苦晒”、“唔該”勝於千言萬語,亦是對志願者服務社會的一種認同。最後,祈願疫情完結,澳門加油!
志願者 羅俊添
今年7月份進行的多次全民核酸檢測,俊添基本上都有參與志願服務。同時需要兼顧公司安排的抗疫項目,是充滿挑戰性的,但亦無阻他參與志願服務。有次印象深刻的經歷,當日又曬又熱,有位女士因不懂如何轉換健康碼及上傳在家中已完成快速抗原檢測結果,請求俊添協助,還主動請教之前遇到問題及上傳操作方法。事後連忙向志願者說“多謝你、一直不懂如何操作,辛苦了有你的幫助”。聽到這些說話不單是鼓勵和支持,同時是他繼續做志願服務的堅持和動力。
當時持續數天高溫酷熱,他穿上防護裝備汗流浹背,但疫情嚴峻下能夠協助及支援前線工作,幫助有需要的市民,覺得榮幸和充滿意義。多謝所有前線志願者,共同守護著澳門美好的明天。
志願者 林幸梅
澳門本輪疫情6月19號展開第一輪全民核酸檢測,幸梅覺得工作人員不多,自己可做志願者,為社會出一分力。之後在網上看到志願者總會招募資訊,毫不猶疑就報名。開始家人朋友較擔心,幸梅告訴他們,前線人員按衛生局嚴格指引做好防護措施,可放心。幸梅以個人行動影響身邊的同事好友加入志願者行列,為同一個目標(疫情快點過去)奮鬥。
服務期間見到大部分市民感謝志願者的付出。印象深刻的一次,一位約60歲的男子說到站之前公司老闆幫他做好健康碼,到站時就找不到了。幸梅幫他填好資料,發現原來手機沒有網絡。就分享她的網絡使用。該男子做完核酸,向幸梅說聲“謝謝你,”頓覺得很暖心。另外,幸梅幫小朋友的手噴酒精,告訴他們等下別亂摸、細菌多。小朋友的家長表示感謝。
志願者 許玉琼
“一米距離呀,唔該!”
“麻煩健康碼,唔該!”
“麻煩你去1號、2號、3號、4號啦,唔該!”
這兩年在全民核酸檢測中一句句熟悉的指引對話。
玉琼從7歲開始做志願者。疫情影響,這兩年是做最多志願服務。志願者眼中的志願者,脫去防護衣後,大家都是一位普通市民。
由於疫情變化,核酸站好似便利店,總有一間在你附近,方便市民做檢測。令他最深刻的一次,在深夜排隊做核酸,前面的小孩叫喊:“我要瞓覺,我唔做核酸,我唔做核酸。”就在這一刻,看到一位志願者跑過來,她攞住卡通貼紙,向小朋友講故事,安撫緊張同煩躁的心情。2分鐘後,小孩已沒有再哭,開心地把貼紙貼在手上,還展示給志願者看。在疫情期間,生活真的可以好簡單,一句說話、一個笑容,就可能令人感到幸福。